贝氏体是什么意思(贝氏体)

贝氏体是什么意思,贝氏体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形成温度不同下贝氏体:大约在350℃以下形成。

2、碳含量低时,下贝氏体的形成温度有可能高于350℃。


【资料图】

3、2、上贝氏体是550~350℃范围内形成的贝氏体,金相组织呈羽毛状,脆性,硬度较高。

4、二、特征不同下贝氏体的空间形态呈双凸透镜状,与试样磨面相交呈片状或针状;在光学显微镜下当转变量不多时,下贝氏体呈黑色针状或竹叶状,针与针之间呈一定角度。

5、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下贝氏体中碳化物的形态,它们细小、弥散,呈粒状或短条状,沿着与铁素体长轴成55~65度角取向平行排列。

6、2、上贝氏体多呈羽毛状特征,光镜下分辨不清楚铁素体与渗碳体两相,渗碳体分布在铁素体条之间,碳含量低时,碳化物沿条间呈不连续的粒状或链珠状分布,碳含量高时,碳化物呈杆状甚至连续状分布。

7、电镜下:条状铁素体大致平行,铁素体条间分布与铁素体轴相平行的细条状渗碳体,铁素体条内有较高的位错密度,为一束大致平行的自奥氏体晶界长入奥氏体晶内的铁素体。

8、三、性能不同下贝氏体组织因转变温度较低,碳的扩散困难,故碳化物弥散度高,强化作用大。

9、2、上贝氏体因碳化物颗粒粗大,强化作用较小,特别因有片状铁素体存在,可能成为裂纹发展的通道,所以不仅抗拉强度低,而且抗冲击性也较差。

1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贝氏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贝氏体。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X
X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