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监管、精准监控……四川这张“天网”助力环境执法


(资料图片)

川观新闻记者 田珊

“叮……”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智慧执法监管与服务平台上,一条预警信息“弹”了出来。工作人员查看发现,原来,该系统通过对企业的自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远程发现眉山市某化工厂燃煤锅炉排放口的烟气流速存在异常突变。

“从零点开始,流速数据从10m/s突然变回0m/s,隔几个小时后又回归10m/s!系统自动预警后,我们结合该厂历史数据分析,可能存在人为干扰自动监测设备监测的情况,立即派出执法人员赶赴现场对该企业开展执法检查。” 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值勤备勤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果然,执法人员现场发现,该厂燃煤锅炉废气排放口的自动监测设备设置的“烟道截面积”仅为0.29㎡,与实际面积2.0096㎡相差接近7倍,导致上传至生态环境部门的污染物排放量严重失真。同时,该厂的颗粒物自动监测设备采样管路也被人为断开,测量烟气流速的皮托管全压、静压方向被人为转动90度,干扰了设备的正常采样和测量。这是该平台精准筛查环境违法线索,指引执法人员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案例之一。

据介绍,近年来,生态环境厅大力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的安装联网和应用,依托四川省生态环境智慧执法监管与服务平台,以污染物自动监测为主,辅助视频、用电监控,实现对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精准监控。

在精准监控过程中,如果企业因生产工况变化、自动监测设备日常维护或故障等情况导致的数据异常或超标的情况时有发生,那该如何处理和解决?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好地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不受影响,执法总队对此类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垃圾焚烧发电、火电、水泥、造纸、5万吨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等404家企业,实施了“电子督办”制度,系统将根据预警级别自动向企业或生态环境部门派发“事前预警、事中调度、事后处理”督办单,有效提醒了企业防范因自动监测设备非正常运行导致的数据超标异常情况,减少企业环境违法的风险。

截至目前,全省有3044家企业4255个监控点安装了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有875家企业安装2959个视频摄像头,有998家企业安装5426个用电监控设备,形成云上监控的“天网”,重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变化趋势一目了然。今年以来,该平台累计发送“事前预警”任务38123件,“事中调度”任务17560件,“事后处理”任务101件。

标签:

X
X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